审计研究报告
第8期
审计署审计科研所 2018年1月16日
对新时代审计职业荣誉感的几点认识
内 容 摘 要
审计职业荣誉感是审计精神的重要体现,更是审计事业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随着审计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更需要大力倡导审计职业荣誉感。审计署党组书记、审计长胡泽君同志多次强调指出,广大审计人员要不断增强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职业荣誉感,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胡泽君同志再次强调,“进一步创新审计方式方法,用审计人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事例,讲好审计故事,增强塑造力和感染力,弘扬正能量,培育职业荣誉感和成就感,激发想干事、干成事的精神动力。”
本文分析了审计职业荣誉感的内涵、特征、渊源、具体体现,以及面临的考验和风险,提出了增强审计职业荣誉感的几点建议:一是大力加强铸魂建设,从精神上树立起审计人员共同的价值追求;二是大力加强审计文化建设,从思想上筑起审计人员的归属感;三是加强激励与宣传工作,从心理上树立起审计人员的自豪感;四是完善审计人员职业保障,从政策上激发审计人员想干事、干成事的动力和潜能。
对新时代审计职业荣誉感的几点认识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内容之一的“敬业”属于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也是职业荣誉感的外在体现。有了职业荣誉感,才能发自内心的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才可能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为自己创造未来。
审计职业荣誉感是审计精神的重要承载,更是审计事业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随着审计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更需要大力倡导审计职业荣誉感。审计署党组书记、审计长胡泽君同志多次强调指出,广大审计人员要不断增强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职业荣誉感,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更加奋发有为地投入到审计工作实践中去。
什么是审计职业荣誉感
职业荣誉感是审计人员身上最大的闪光点,是审计人员的精神之魂,看不见,摸不着,但又无时不体现在审计人员的一言一行中,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荣誉感的内涵及其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荣誉感是指每个职业人员在自己职业范围内做好自己职责范围内事情的职业责任感,以及做好本职工作之后在社会上获得尊敬和由此感受到的自豪、光荣。其本质内涵是职业本身所带来的社会认可和尊重,其前提是忠于职守、敬业爱岗、克己奉公、服务人民,充分体现社会主义职业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荣誉感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首先,基于对良好制度环境和价值追求的情感认同。职业对于个体而言具有双重意义,它不仅是安身立命、养家糊口的岗位,更是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的载体。职业荣誉感说到底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个体对制度环境的认可、共同的价值追求,都会彰显职业荣誉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决定了极大部分职业具有为民性和奉献性,是为国家谋利,是为人民群众造福,因此工作最苦最累也心甘情愿,乐在其中,这也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荣誉感的源头活水。一些学者把职业荣誉感归结为人的自身需求,即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还有些学者认为职业荣誉感建立在爱与归属的需要基础之上,都忽视了职业荣誉感的阶级性和人民性。
其次,具有社会评价和自我认知两重属性。职业荣誉感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是社会群体对一种职业的集中评价,同时也与自身的努力程度和内心感受有着密切的关系。简言之,职业荣誉感是客观存在与主观认知的辩证统一。一方面是由职业本身所具有的崇高、神圣、光荣或者受人尊重所带来的,另一方面也是由自身对所从事职业的热爱、投入所产生的。其核心是自身的价值得到社会认可和尊重,它与职业忠诚度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两者呈正相关的关系。
第三,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的职业荣誉感总体较强,但由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社会评价标准还不健全,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体现到个体或某一群体职业荣誉感方面,会出现波动性,呈现出阶段性的衰退、失落、职业倦怠、职业厌倦甚至抵触,具体表现为:心不在焉,工作效率低下,时常出差错,经常在他人面前抱怨和流露负面情绪;严重时,会听不进意见,不服从指挥,身在曹营心在汉,甚至“跳槽”。
(二)审计职业荣誉感的内涵及其本质特征。
审计职业荣誉感是指因依法忠诚、出色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从而获得的光荣感、自豪感和成就感,它属于审计人员精神层面的范畴。
审计职业荣誉感的本质特征是光荣感、自豪感和成就感。审计机关是经济监督的主角,最根本的任务是依法维护党和国家利益,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审计人员最大的成绩是揭示问题并促进解决问题,最高的荣誉是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肯定和人民群众的赞扬,最令人敬仰的是敢于碰硬和无私奉献。审计人员虽然没有统一着装,甚至没有象征某一特定职业的统一标识,职业外在特征并不明显,但所从事的工作却具有很强的职业特征,要求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极大部分审计人员都懂得,要依法履行好审计监督职责,就要与违纪违法和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作坚决斗争,打铁必须自身硬,因此必须忠诚党和人民,必须克己奉公,无私无畏,选择了审计这一行,就意味着奉献。可以说,审计人员生产的是一种人人共享的公共产品,这种公共产品就是促进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措施的落实,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等。因此,审计工作需要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更值得每一名审计人员珍惜。
(三)审计职业荣誉感的渊源。
审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来自于审计工作的本质属性,主要包括审计工作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较高的地位,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人民群众心目中良好的社会形象,以及对审计人员较好的保障。
其一,党和政府信任重视。党内法规文件确立了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审计监督。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首次明确在实行审计全覆盖中要“党政同责、同责同审”,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定期听取审计工作情况汇报,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支持审计机关依法履行职责,保障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2016年10月,《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规定,“各级党委应当支持和保证同级人大、政府、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等对国家机关及公职人员依法进行监督,人民政协依章程进行民主监督,审计机关依法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发现党的领导干部涉嫌违纪的问题线索,应当向同级党组织报告,必要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并按照规定将问题线索移送相关纪律检查机关处理。”2017年1月,中共中央发布的《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若干规定》第八条规定:“领导班子遇到重大或者普遍性问题,出现重大决策失误或者对突发事件处置失当,经纪律检查、巡视和审计发现重要问题,以及发生违纪违法案件等情况的,应当专门召开民主生活会,及时剖析整改。”去年以来,中办、国办先后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监督的若干意见》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改革审计管理体制。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审计监督的高度重视,突出了审计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其二,审计职业神圣。一是政治地位高。体现在具有宪法地位,在党统一领导下,对行政首长直接负责。二是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审计监督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中一种重要的制度设计,也是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重要的法定职责,如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民生领域审计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都与审计工作密切相关。可以说,审计工作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国家治理各环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三是专门与经济领域的消极腐败行为作斗争,对违纪违法行为具有很强的震慑力,溢出效应明显。
其三,社会形象良好。一是审计机关公信力强。审计机关依法开展审计,依法揭示问题,依法督促整改,依法公开审计结果,在社会上有着较强烈的正能量作用。二是口碑好。一代又一代审计人的无私奉献和顽强拼搏,以及审计机关纪律严明,清正廉洁,敢于碰硬,善于碰硬,已为全社会所共识。人民群众一谈到审计工作,往往由衷称赞,敬从心生。三是审计人员受到尊重。审计工作体面有尊严,其原因除了审计工作的特殊性外,也与审计人员普遍具有比较过硬的工作作风和专业能力有着很大关系。
其四,审计未来充满希望。一是审计工作越来越重要。随着党中央国务院越来越重视审计工作,随着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审计监督制度将进一步完善,到2020年,基本形成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审计监督机制,从而更好地发挥审计在保障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动深化改革、促进依法治国、推进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二是人民群众对审计机关和审计工作充满期盼。这是审计事业不断前进的重要精神动力。
其五,审计人员提高发展空间较大。一是得到培养。由于审计工作的特殊性,因此各级审计机关都高度重视抓审计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重视岗位培训和实战锻炼,重视发挥青年同志和各个层次审计干部的积极性,使广大审计干部在良好的环境下不断得到提高。二是得以施展。一方面与审计人员打交道的对象很多是专业人材或者领导干部,工作过程中能够学到真本事、真本领;另一方面,审计工作所具有的政治性、专业性、综合性特征,决定了只有思想作风过硬、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强、业务熟练的审计人员才能胜任审计工作,因此,相对而言,在审计机关学到的更多,施展余地更大。三是得到爱护。审计机关要求高,规矩足,内控严,尽管也有被“围猎”的危险,但相对而言,比较廉洁、干净,总体上讲,比较安全。
2017年7月,审计署党组书记、审计长胡泽君同志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专题研讨班上,十分深刻地指出:审计工作十分重要,审计事业使命光荣,审计队伍值得信赖,审计未来充满希望。这四个方面构成了审计职业荣誉感的主要渊源,也是每名审计人员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和坚实基础。
二、审计职业荣誉感体现在哪些方面
审计职业荣誉感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审计工作的热爱和投身审计事业的自豪感;二是通过依法履职、敬业奉献所带来的满足感、成就感和获得感。
(一)对审计工作的热爱和投身审计事业的自豪感。
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的热爱和自豪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主观上认知审计工作是一份实现自我价值、放大自己“正能量”、服务于人民群众和国家治理的光荣职业,进入审计行列足以令人自豪、令家人自豪;二是面对困难、委曲、挫折而不动摇,无法磨灭对审计事业的热爱;三是能够把对审计事业的热爱付诸于实际行动中,恪尽职守,尽责担当,出色完成各项审计工作。
(二)依法履职、敬业奉献所带来的成就感和获得感。
这方面主要体现在:一是依法履职带来的成就感和获得感。审计人员通过依法履职,在促进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动深化改革、促进依法治国、推进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很多成果看得见、摸得着,由此带来的成就感和获得感。二是敬业奉献带来的成就感和获得感。审计人员在揭示违纪违法问题过程中,在攻坚克难过程中,以苦为乐,乐在其中,为大我舍小我,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为什么要大力倡导审计职业荣誉感
职业荣誉感既是催人奋进的动力源泉,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具体体现。职业荣誉感与审计队伍的战斗力存在着高度的互动关系。审计机关承担着维护党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任。审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强弱直接制约着审计队伍全面依法履行法定职责的使命要求。同时,职业荣誉感也与审计人员个人职业发展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有没有职业荣誉感,职业荣誉感强不强,直接影响着甚至决定着一个人的职业情趣和职业发展,是大至一项事业小至个人前途命运的重要影响因素。
(一)职业荣誉感是审计人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重要动力源泉。
审计职业荣誉感与审计人员的理想信念以及责任感和使命感呈完全正向关系。职业荣誉感能够提升审计人员投身审计事业的热情,增强拼搏意识和顽强作风,出色完成各项工作。更为重要的是,职业荣誉感会使审计人员心系国家,心系人民,心怀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感恩,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对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充满信心;会鼓舞审计人员正确应对并勇于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勇气,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反之,当审计人员不再为自己从事的审计工作感到光荣和自豪时,审计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操守就会相应淡化,就容易心浮气躁,心态失衡,学习和钻研劲头就会下降,还有可能产生急功近利思想,甚至陷入深渊。
(二)职业荣誉感是提升审计人员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的重要条件。
专业能力是指为了胜任一种具体职业而应当具备的能力或职业资格。专业精神是指对工作执著于专业的规范、要求,是建立在专业技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对工作极其热爱和投入的品质。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是审计人员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事业发展要求的必备条件,也是攻坚克难、出色完成审计任务的一种能力体现。审计职业荣誉感与审计专业能力与专业精神是一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良好的审计职业荣誉感会启发审计人员的智慧,激励工作热情,在实践中磨砺过硬作风,见贤思齐,主动地对标找差距,自觉自愿去充电补课,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以适应审计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审计职业荣誉感缺失,审计专业精神就无从谈起,审计专业能力也会大打折扣。
(三)职业荣誉感是审计人员增强职业操守和防范审计权力异化的必要保障。
审计职业荣誉与维护党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在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和理想信念上与审计工作的本质属性是完全契合的。良好的职业荣誉感会促使审计人员恪守党和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遵循对审计人员的特殊要求,增强自我约束意识,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不徇私情、不以审谋私,更加自觉地坚持依法审计和文明审计,坚守审计权力边界,谦虚谨慎,平等待人,以理服人,不以势压人,自觉抵制不良风气。
(四)当前审计职业荣誉感面临的考验和风险。
审计人员担负着神圣职责,但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其职业荣誉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风险。一是外部风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多元化的社会思潮涌动,多元化的利益主体并存,多元化的价值观激荡碰撞,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从精神层面侵蚀了少数审计人员的思想认同和价值认同。个别理想信念不坚定的审计人员因此心态失衡,降低甚至丧失了职业荣誉感。二是内部考验。由于审计工作的性质,超时间、超负荷、高强度、高压力成为常态,又经常会得罪人,少数审计人员因为能力、专业、身体、经济、家庭等原因难以胜任工作要求,产生紧张、焦虑、烦躁、抱怨等情绪,甚至想打退堂鼓,职业荣誉感渐行渐远。
增强审计职业荣誉感的几点建议
审计人员良好的职业荣誉感要靠正确引导和实践养成,同时也要注意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
(一)大力加强铸魂建设,从精神上树立起审计人员共同的价值追求。
一是制定新时代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准则、职业行为规范,完善职业道德评价机制。把对党和人民忠诚、敢于揭示问题和反映问题,作为评价审计人员职业忠诚度的核心要素,从思想铸魂、作风铸魂、担当铸魂等方面,大力加强审计机关的铸魂建设,发挥审计职业荣誉的精神引领作用。二是将审计职业荣誉感教育纳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职业伦理、职业操守教育,更好唤醒审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彰显共同的价值追求。
(二)大力加强审计文化建设,从思想上筑起审计人员的归属感。
一是大力开展中国近代史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史教育、审计史教育、建功立业教育。使责任感和使命感植入到审计人员的精神中,成为审计人员的DNA,成为审计人员的行事方式和精神理念,使审计文化的软实力成为推动新时代审计事业改革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二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制定审计人员思想政治工作指引,建立健全审计人员统一培训和入职晋级宣誓制度。
(三)加强激励与宣传工作,从心理上树立起审计人员的自豪感。
一是加大从一线审计人员中选树先进典型的力度。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鼓舞和引导作用。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报道力度,最大限度地激发审计人员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为审计事业创新发展拼搏进取、贡献力量。二是完善审计人员考核评价办法。重点考核评价审计人员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考核评价结果计入业绩档案,作为审计人员职级管理、评优奖励和晋级的重要依据,更好地发挥考核的激励和正向引导作用。三是加强审计人员荣誉制度建设。通过建立审计机关荣誉室、为退休审计人员颁布荣誉证书等方式,进一步增强审计人员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意识。
(四)完善审计人员职业保障,从政策上激发审计人员想干事、干成事的动力和潜能。
一是进一步完善审计人员职业保障制度。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适当提高外勤补贴标准;推进省域内审计人员同城、同岗位、同待遇。二是扩大审计业务培训的覆盖面,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注重运用网络、视频等现代化手段,提高培训效率;合理划分审计署和省级审计机关的培训管理职责和培训范围,建立分级分层集中培训制度;紧密结合审计实践需要,开设审计大讲堂,更好地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10月。
[2] 刘云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7年10月。
[3] 黄坤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7年10月。
[4] 胡泽君,“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7年7月。
[5] 胡泽君,“在浙江省督察重点审计改革任务落实情况时的讲话”,2017年7月。
[6] 胡泽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奋力推进新时代审计事业新发展——在署党组2017年第四季度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上的讲话”,2017年11月。
[7] 胡泽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奋力开创新时代审计事业发展新局面”,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1月。
作者:审计署审计科研所 姜江华
报:署领导。
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审计厅(局),
署机关各单位、各派出审计局、各特派员办事处、各直属单位,中央
纪委驻署纪检组,南京审计大学。
发:本所所领导、各处,存档。共印40份
编辑:卢益群 审核:刘力云 签发:杜光宇